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跟团游 跟团游

泉州真武庙_泉州真武庙图片

tamoadmin 2024-08-15 人已围观

简介1.福建古村落有哪些福建古村落自驾路线推荐2.丰泽区邮编3.郑剑文《古渡,远去的帆影》散文鉴赏4.泉州清明节旅游线路推荐5.泉州哪好玩点6.泉州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目前,泉州有4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花名册项目3类的城市。同时,全州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4项。可以说?泉州文脉

1.福建古村落有哪些福建古村落自驾路线推荐

2.丰泽区邮编

3.郑剑文《古渡,远去的帆影》散文鉴赏

4.泉州清明节旅游线路推荐

5.泉州哪好玩点

6.泉州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

泉州真武庙_泉州真武庙图片

目前,泉州有4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花名册项目3类的城市。同时,全州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4项。可以说?泉州文脉满满?。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福建地方戏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闽剧是现存唯一一种用福州方言演唱和朗诵诗歌的剧种。流行于福建中部、福建东部和福建北部,并传播到台湾省和东南亚。它是一部多声部戏剧,俗称?前三合唱?和?榕腔?或?民腔?,是明末儒生戏剧、清初平江戏和清末(光绪至宣彤年间)江湖戏的融合。闽剧的风格优雅、别致、鲜明,唱腔优美,婉转流畅。演员在表演中注重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序,力求通过外表展现人物优美的身材,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泉州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木偶头、瓷雕、木雕、花灯、纸雕、彩装本、竹编、漆筐、纸织画、金绣等.....令人眩晕。郭飞跃说,这些?非遗?藏品很多都是?孤儿产品?,这个村外没有商店。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剧种之一。梨园戏起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闽浙之声?,被称为?南宋唱腔?,被誉为?古代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传于泉州、漳州、厦门、福建、潮汕、粤港澳、台湾地区,以及生活在东南亚闽南语国家的华侨。

清末,高甲戏在泉州迅速崛起,台剧在漳州、厦门广泛传播,大成戏呈现出新面貌。正因为如此,梨园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级和团体的数量日益减少,范围日益缩小。连厦门梨园戏都改成了台剧。19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濒临失传。福州评话是一种独特的传统评书形式,以福建福州方言叙事,以学徒歌穿插演唱的方式演唱。在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以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华侨中流行。2006年5月20日,曲艺被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古村落有哪些福建古村落自驾路线推荐

清源山(尤其是老君岩)、西湖、

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天后宫 ·洛阳桥

·清源山 ·永春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

崇武古城 ·华侨大学 ·法石真武庙

·戴云山 ·六胜塔 ·泉州师范学院

·仰恩大学 ·九仙山 ·芳草园 ·姑嫂塔 ·

仙公山 ·紫帽山 ·崇福寺 ·九日山

·净峰寺 ·石牛山 ·深沪湾海底森林

·清水岩 ·通淮关岳庙 ·安平桥 ·围头湾

·草庵 ·龙山寺 ·后城旅游文化街

·龙湖 ·富美宫 ·李光地故居 ·水上乐园 ·

灵山圣墓 ·状元街 ·黄塘施琅将军陵园

·郑成功陵墓 ·寺 ·科山公园

·屈斗宫古窑址 ·宿燕寺 ·石笋

·苏夫人姑庙 ·郑成功纪念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 ·西资岩寺石佛

·花桥慈济宫 ·杨阿苗故居

·基督教泉南堂 ·灵源寺 ·李贽故居 ·

清净寺 ·五塔岩 ·承天寺 ·百源川池

·弘一法师纪念馆 ·府文庙

丰泽区邮编

对于福建,我们并不陌生,在这里旅游十分丰富的地方,这里有着美丽的山川,青山碧水,秀丽怡人,在群山的坏绕,和碧水的岸边,这里有着许多安静的古村落,依山傍水,十分惬意。

这里的人们朴素热情,生活简单悠然。如果这个十一,想要领略一些古村落的美丽,感受一下历史悠久的自然环境,那么你就来福建的这些静谧的古村落景观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尤溪桂峰村

桂峰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古称为桂岭,海拔550多米,为半高山谷地。这个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的历史文化名村,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山清水秀。

最具有诗情画意的是位于村中心的“印桥皓月”景区,四周酒肆、商店、作坊林立,酒香、肉香、花香沁脾。置身其间,仿佛看到过去繁华的景象。

石桥周边种有四株金桂、两株紫荆,桂花树头的石墩砌成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方形状,称为日、月、书、印,象征着美景如日月一样永恒,寓意财富、权力源自于知识。

秋高气爽之夜,朗朗月光、浓浓花香,淙淙流水,啾啾蝉鸣,游客到此,俨然足临一幅仙乡画境。

村子很幽静,漫步村中,那古桥、古巷、古树、古碑刻、古书斋、古祠堂和古民居,宛如时光倒流,将人引入古韵古香的旧时光。

自驾路线:福州市区出发,全程120多公里。从“福州西”上高速,往三明方向行驶,在尤溪的“洋中”出口处高速后12公里左右即到桂峰村,沿途有路标。耗时1.5小时。

2.金井塘东村

塘东村隶属福建省泉州晋江市金井镇一个行政村,也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围头半岛的西南隅,塘东村是著名的侨乡,早在明代就有不少族人前往吕宋、仰光、安南谋生。

民国年间,尤其是抗战期间,更多村人前往菲律宾,赚回大笔外汇,活跃了家乡的经济,建起一栋栋二层三层中西合璧的番仔楼。其中,著名旅菲华侨蔡本油故居便坐落于此。

到塘东,不能不看看蔡氏家庙。因为晋江自古流传着一句“塘东崎,檗谷大,庄厝祠堂盖南门外”的俗语。

“塘东崎”,即指金井塘东村的东蔡家庙,以其祠堂屋顶高斜峻峭,富于特色故称,如今,这幢历经数百年风雨的祠宇看起来依然金碧辉煌。

塘东村早有的蔡氏祖祠,蔡氏家庙,一称新祠堂,始建地清同治年间,民国初重修,面积大于东蔡家庙。祠内中间左右有天井五口,为晋南祠堂之特色。

自驾路线:从沈海高速(G15)内坑枢纽往围头疏港高速(G1502)行驶10公里左右,到樟井枢纽往围头方向继续行驶到终点,出高速后右转,沿S308线往金井方向。

3.闽清后垅村

闽清县云龙乡后垅村(古称二都厚龙),距县城中心8公里。后垅村山水秀美,景色宜人。

一条自东向西走向的吉溪蜿蜒全村,横跨吉溪的12座永久性桥梁,在方便人们交通的同时,也构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

乡村全景背靠巍巍大湖山,有面积广袤的高山草坡和原始次森林,拥有坑宅森林、大_吉溪公园等森林景观。

这里素有”福州小婺源“之称,村里的老房子呈现出“白墙灰瓦马鞍墙”的闽清特色建筑风格。随便走进一座民居,内部干净整洁,摆设有序。

百年老宅典利厝、功烈轩等厝内更是保存完好,别有一番清新典雅,古色古香的风味。

自驾路线:自驾下云龙高速互通后往坂东方向左拐10分钟即可进入后垅村。

4.泉州_埔村

_埔村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的一条小渔村,是古代阿拉伯人后裔聚居地。虽经历代与当地汉族通婚,但中亚的遗风尚存,主要表现在蚝壳房和_埔女的头饰上。

_埔女盘头插花,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独特的风情。她们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

泉州_埔村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刺桐港”的所在地。而_埔至法石社区沿线更有真武庙、美山码头、文兴码头、美山天妃宫、文兴宫、长春宫等许多‘海丝’遗迹。

这里还有别具特色的民居“蚵壳厝”,外墙上密布的大贝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虽然现代的物质生活近在咫尺,但当地人仍然虔诚地传承着祖辈们世代沿袭的生活模式。

自驾路线:距泉州市区10公里左右,开车到丰泽的郊区里即可到达

5.南平三楼村

三楼村归南平市管理,水光山色,气候宜人。三楼村建于1658年,原名上楼村,因与大横上楼重名,且村有上楼、下楼、发春楼三个自然村,故于19年改名为三楼。

三楼村以梯田、云海、瀑布、古樟,以及丰富的民俗出名,近年来,在三楼村成立了延平区摄影协会基地,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的光临。

三楼村梯田四周、村部、红河谷山庄、民房皆有拍摄的最佳机位,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现梯田风光秀。

自驾路线:开车到建溪大桥,然后到安丰桥,途径演山、大洋、红河谷即可到达三楼村

这些古村落,环境秀丽静谧,空气清新干净,自驾来到这里,走走停停,赏花赏水,看山看景。秋天的这里更是凉爽,注意带外套,秋天的古村落也更显的幽静了。

郑剑文《古渡,远去的帆影》散文鉴赏

丰泽区邮编是362000。

丰泽区,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地处泉州市区中心区域,晋江下游北岸、洛阳江下游南岸。与惠安县隔洛阳江相望,西与鲤城区、南安市毗邻,南与晋江市隔晋江相邻,北与洛江区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

丰泽区因辖区内有宋代建造的水利设施“丰泽斗门”而得名。境内有老君岩、弥陀岩、三世佛、灵山圣墓、南少林寺、真武庙、西湖公园、森林公园、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蟳埔民俗文化村、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及南戏、南音、南建筑、南少林武术等文化遗产。

丰泽区的地形地貌:

丰泽区地处泉州市区中心区域,西北高,东南较平坦,境内主要有清源山、大坪山、桃花山三山,其中清源山海拔最高,达498米。

丰泽区境内主要地表河流为晋江、洛阳江,两江出海口在境内东南部的泉州湾。最大的河流为晋江,从西北至东南流经境内北峰、清源、泉秀、东海4个街道办事处,在东海街道浔埔社区出城入海,全长182千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丰泽区

泉州清明节旅游线路推荐

古渡、帆影、长街、神庙、老榕……这些景象构成了泉州刺桐古港的一幅画卷。是的,那是存在我脑海中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最经典的画面。

如今,古渡已寂寞,帆影已远去,长街已不在,只有海神庙前的那棵古榕仍守护着晋江那个出海口。

潮汐起落,丝海浮沉,时光极易把一切淘洗得苍白。站在泉州文兴古渡边,看晋江水迤逦东去,泉州湾缥缈依稀。我极力地搜索着那些与丝海相关的往事,却发现所有情节都变得那么恍惚,所有面目都变得那么模糊。

都说泉州是丝路之起点。何谓起点?那应是海船扬帆的地方,那应是海船落碇的地方。文兴古渡位于晋江入海口,古刺桐港之畔,一千多年前便是远航帆船的起锚地,那自然是丝路起点的起点了。人们喜欢用钩沉两字去解读历史,那么,在这处真正意义上的丝路起点,或许更容易留下一些历史碎片,更容易去钩沉起一些关于丝海的遗存吧!

此时,海潮退去,古渡与江海拉开了长长的距离,中间露出大片的黑色海泥,那厚积的海泥几乎把古码头湮没殆尽。于是,让人很是怀疑这里曾经樯桅如林,这里曾经万商云集。古渡边立着一座五层的宋代宝箧印经石塔,石塔孤寂地守望着江海交汇处,它曾是晋江入海口的一座航标塔,又是船舶出洋的一座祈愿塔。宋元时期,泉州港与亚非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频繁的海上贸易往来,文兴古渡就是泉州古城东南郊的一处水运转运枢纽。石塔四面各雕有一月光菩萨佛像,佛像因岁月久远,风雨侵袭,面目难辨。但我依然感觉得到,佛像深邃的目光正凝望着大海的方向,这目光曾牵动过丝海上的片片风帆,这目光曾见证过丝海中的兴衰浮沉。

在闽南一带,一个古渡往往伫立着一座古庙,一座古庙往往依偎着一棵古榕。文兴古渡北侧的石头山上就屹立着一座真武古庙,古庙前是一座明清时代的牌坊式砖石山门,楣梁上悬挂“武当山”匾额一方,沿着二十四级布满青苔的古石阶拾步而上,便见浓荫下的古庙,古庙殿前悬有一方“真武圣殿”的木刻匾额。庙前站立着一棵参天老榕,没人知道这棵老榕究竟有多老,但凭那苍劲伟岸的枝干,盘根错节的根虬,以及那繁盛茂密的浓荫,便能确定古榕已栉风沐雨了千百个春秋。

真武庙在古榕掩映下显得静穆而神秘,这是奉祀第二代海神真武大帝的地方。宋元时期,泉州郡守每年春秋两季都在此举行祭海仪式,泉州古代海上交通史上两项盛大的公祭仪式是祈风与祭海,九日山祈风祈的是第一代海神通远王,真武庙祭海祭的是第二代海神真武大帝,海上风涛变幻莫测,先人只能祈求海神庇护出海平安了。古籍《西山文集》收有南宋泉州太守真德秀的一篇祭海祝文,文章就记载了真武庙的祭海盛事。那天,我坐在古榕下,面向晋江入海口,海风徐来,涛声隐约,我竟有些恍惚,我似乎听到了祭海的喧天鼓乐,我仿佛看到了那盛大的仪仗队列,还有那扬起的片片风帆……

走进真武庙里,我虔诚地敬上三炷香,袅袅香烟中升腾着我虚无缥缈的心绪。殿台上的真武大帝披发仗剑,足踏龟蛇。庙里有方巨匾“掌握”,这是清乾隆年间提督马负书所书,意为海神可镇风涛,可庇船只,有掌握风云变幻的。庙前岩石上立着一方明代石刻,上题“吞海”两字。咀嚼这两个字,意味悠长,海能吞纳万物,而能吞海者,非海神莫属!这两字又常常被人解读为泉州航海人的恢宏气魄:所谓“海能吞船,我能吞海!”这又是泉州人爱拼敢赢的一种精神体现。

大殿有一门联颇有机趣:“脱紫帽于殿前,不整冠而正南面;抛罗裳于海角,亦跣足以莅北朝”。这是清道光年间进士庄俊元所撰写的。“紫帽”与“罗裳”是晋江对面的两座山,“不整冠”与“亦跣足”形神兼备地刻画了真武帝的神仙形象,此联既描景又写人,真是妙不可言。

其实,此联更妙的地方还在于隐藏着另一个故事,这故事牵扯着一个朝代的命运,也牵扯着丝海的兴衰。南宋末年,元军一路南下,幼主宋端宗在张世杰、陆秀夫等一帮宋室遗臣的护送下,跌跌撞撞地从福州坐船逃到泉州刺桐港。时任泉州市舶司提举的蒲寿庚见一行人狼狈模样,知道南宋气数已尽,便取“闭城不纳”的策略,任由一群本该锦衣玉食的皇室遗族在北风凛冽的晋江上挨饿受冻。元兵很快追杀到泉州,小皇帝一帮人又一路踉踉跄跄地从泉州逃到漳州,又从漳州逃到了广东崖山,最终又一起投海殉国,演出了一幕南朝末日的大悲剧。这联颇有嚼头,脱紫帽于殿前,抛罗裳于海角,不整冠与亦跣足,表面是刻画真武大帝的神态,实则隐喻幼主的狼狈,为肃然的海神庙增添了一段心酸的趣闻。因小皇帝曾在庙里住过一宿,故当地人习惯称真武庙为圣殿,算是沾上了的贵气,虽说那是一个没落朝代的小皇帝。

不管怎么,这事对泉州影响深远。或者可以说,泉州的丝路因此而兴,并达到了巅峰,也因此而衰,从此一蹶不振。1276年冬,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孤臣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拥立幼主端宗,成立小朝廷,意图为南宋保个半壁江山。泉州得海丝之膏腴,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有数千宋室宗子移居泉州,朝廷便在泉州设立南外宗正司,以管理皇族宗室事务,那时的泉州简直有临安陪都的气象。身任闽广招抚使兼市舶提举的蒲寿庚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丝海枭雄,他既拥有显赫的权力与财力,又掌控着海上的交通与贸易。宋端宗此行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傍一次蒲寿庚这棵大树,意欲“作都泉州”。

蒲寿庚毕竟是生意场上的人,他一生惯于见风使舵,见宋室正陷于风雨飘摇中,暗自揣想:仅凭一己之力,恐难扶南宋于危难之中,再说自己血液中流的又不是中国人的血,也不必忠于哪个君主。于是,他嘿嘿一笑,深闭泉州城门,拒小皇帝与一帮臣子们于寒风嗖嗖的晋江之中。无奈之下,小皇帝与臣子们躲进真武庙暂避风雨,一进庙里,抬头一看,神龛上真武大帝竟也是蓬头跣足,不整衣冠,与自己的狼狈模样倒有几分相似,不禁凄然一笑。

城进不了,那借船一用总可以吧。可蒲寿庚还是嘿嘿一笑,一拒了之,他似乎听到了元兵的铮铮铁骑正从城外呼啸而来。有时,恰到好处的拒绝便是一条绝好的退路。借船被拒,张世杰感觉颜面丢尽,一言不和便下令抢船,于是停泊在晋江的数千艘船舶被抢大半,那些抢不走的就放火烧掉,那可是蒲氏家族的身家财产啊!望着晋江上的冲天烟火与鱼贯而去的船只,蒲寿庚恨得咬牙切齿。

此时,泉州城内的南外宗室成员们正蠢蠢欲动着想与城外来个里应外合。于是,蒲氏下令紧闭城门,“杀尽南外宗室”。顿时,泉州城内,血雨腥风,哀鸿遍地;泉州城外,烟火漫天,江水呜咽。船队载着一群落魄的君臣从浓烟滚滚的晋江入海,宋端宗怆然望着茫茫大海,面前波涛汹涌,海雾迷惘,残阳似血,那应该是刺桐港最为凄美的一个画面吧。

景炎元年(1276年)十二月,降元后的蒲寿庚走向了他人生的高峰,他既提举泉州舶司,又任福建行省中书左丞,并 “镇抚濒海诸郡”,擅“番舶利者三十年”。终元代一朝,蒲氏家族垄断海上贸易,独霸市舶,“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蒲氏家族究竟有多少海船,仅被张世杰一次牵走的海船据说就有一千多艘!元初,蒲氏家族海上贸易发展迅猛,海船数量当在两千艘之上,那数千艘海船就停泊在刺桐港之畔,那该是怎样的一种船只塞江风帆蔽天的场面啊!就单凭刺桐港这排场也可跻身世界大港之列了。

丝海兴于蒲氏家族,也败于蒲氏家族。蒲氏第三代蒲崇谟热衷仕途,就把市舶事务交由蒲家女婿那兀纳管理,而正是这位叫那兀纳的海獠,在泉州掀起了一场史书上叫“亦思巴奚之乱”的战争。这场持续十年之久的战乱,波及惠安、仙游、莆田、福清和福州等地,把一个号称东方第一大港的城市毁于一旦,从此泉州丝海一落千丈,繁荣不再了。

真武庙前曾存在过一条石头街,古街曾经一端连着文兴古渡,一端系着真武古庙。几年前,因城市建设,古街被夷为平地。那天,我走在那遍地瓦砾碎石的废墟上,感觉犹如踩在一具被文明蹂躏过的城市残骸上。古街未拆之前,我喜欢流连在幽深的古街老巷中,走在那些早就被踩磨得异常光滑的石头路面上,走着走着就有追溯流逝时光的感觉。那成片的闽南古大厝,那幽静的**梳妆楼,那寂寞的木板老店铺,虽然被时光打磨得斑斑驳驳,却都刻满着泉州与大海的诸多印记。我又走到了寂寞的古渡,那帆影已远去,而心中的涛声依然在回响。

泉州哪好玩点

清明节去哪里旅游,怎么玩呢?不如这三日天就选择在泉州这里吧!至于怎么玩,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推荐几条适合游玩的路线,希望对大家是有所帮助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路线吧!

古城经典游

“半城烟火半城仙”的泉州古城,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如果你身为泉州人,对古城还不甚了解,那么,清明期,不妨放慢脚步,走进古城。在古街旧巷中寻访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古街古民居,聆听那些口口相传上千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从一砖一石中翻阅古城的前世今生。

线路一:象峰巷—三朝巷—古榕巷—旧馆驿巷—井亭巷—钟楼—中山路—通政巷—金鱼巷。

线路二:寺·东西塔—西街—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少林寺—清净寺—市区府文庙—天后宫—德济门遗址。

线路三:德济门遗址—李贽故居—黄帝宫—聚宝街—道才巷—青龙巷—林廉平海蛎壳厝—李妙森故居—车桥头文阿小吃店—泉郡富美宫。

海丝文化游

泉州自古海外交通发达,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丝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厚,并为泉州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遗址、遗存,还有一段段辉煌灿烂的历史,当你站在古渡口看潮起潮落,在高塔下遥望历史,在博物馆中对话几个世纪的世界文明,相信你对泉州的爱会再增几分。

线路一:九日山—清源山·老君岩—寺·东西塔—清净寺—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灵山圣墓—洛阳桥。

线路二: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

线路三:天后宫—德济门—真武庙(文兴渡、美山渡)—虫寻埔民俗渔村。

生态绿色游

泉州倚山临海,春天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春天的泉州,花含情,水含笑,这个时候,可以走进安溪春天的茶园,听茶歌、品茶香;可以走进永春牛姆林、云河谷中,看花草吐绿、鸟造新居;可以早登德化石牛山、九仙山,看早春杜鹃满山、云雾升腾。

线路一:中国茶都—洪恩岩—尤俊农耕文化园—清水岩—湖头李光地故居——志闽生态旅游园。

线路二:北溪村—岵山镇—大羽村—百丈岩闽南“小泰山”—云河谷—牛姆林生态旅游区。

线路三:南埕桃仙溪景区—岱仙瀑布—石牛山—石鼓美食街—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九仙山景区。

主题文化游

泉州被称为“多元文化宝库”,宗教文化、海丝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香文化、陶瓷文化、华侨文化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每一个文化脉络,都值得深入挖掘,如果你家里刚好有学生族,不妨趁机来个主题研学游,收获一定不会小哦。

多元宗教文化线:泉州少林寺—清源山老君岩—泉州博物馆—寺—基督教泉南堂—府文庙—清净寺—草庵摩尼教遗址。

闽南古建筑文化游:五店市传统街区—草庵摩尼教遗址—安平桥(五里桥)景区—龙山寺—蔡氏古民居。

陶瓷文化游:陶瓷博物馆—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洞上陶艺村)陶艺DIY—屈斗宫古窑址。

惠女风情游:惠安崇武古城—崇武海岸—西沙湾—崇武天后宫—大_村惠安女民俗风情园—潮乐水关风景区。

好了,大家了解了吗?那么,如果来泉州这里旅游,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旅游路线吧!

泉州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

泉州十八景简介

涂门街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东湖公园

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唐时湖面40余顷,有东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胜概。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东湖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特色,中心湖为主体,环湖布置人文景观。构建星湖荷香、祈风阁、七星拱月、二公亭、东湖亭、波恩亭、揽古亭等静区;儿童乐园、双舟朝阳、游船码头为动区。精筑刺桐瑞林等20多处植物山石景观揽翠全园,以石雕、石刻突现闽南石文化。既有泉州历史文化内涵又有时代新潮气息,风格独特。曾三次获省“环境优美奖”,还被评为“市民喜爱十佳建筑”、“泉州十佳夜景”。1998年以其典雅秀丽、玲珑多姿的江南园林风格而入选百家中国名园。

五里桥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立有两尊石雕将军;亭侧保存历代重修碑记14方。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东端有五层六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白塔一座。历经800年沧桑,安平桥成了“陆上桥”。1980—1985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复。

蔡氏古民居?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府文庙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2001年被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抬梁式木构架,斗拱层叠,梁枋纵横,雕饰有小龙、飞禽走兽、花卉草木;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栏,下为甬道、拜庭;庭外泮池,筑有元代石桥,桥面铺72块长方形条石,代表孔子的72个得意门生;东西为两庑,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东畔明伦堂,为文庙现存主要附属建筑,堂前露庭、泮池和石桥均保存完好。西有泮宫及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十余座。庙内陈列资料十分丰富。大成殿正厅中央供奉着孔子圣像,东西两侧供奉四配及十二哲人,陈列祭孔礼器、乐器和泉州历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文物共500余件。灵星门邻涂门街地段,原为府文庙建筑群范畴,后辟为他用。为了完整保护文庙建筑群,2000年,市委、市作为重点工程,投资1.2亿元,折迁菜市场及3个企、事业单位,建成文庙广场,既有效保护遗址,又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筑。大雄宝殿是中轴线的主建筑,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甘露戒坛始建于宋,现坛系明初重建,为全国三大戒坛之一。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东塔名“镇国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两塔为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系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标志。

崇武古城

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存。1988年被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内外,有20多处分别始建于宋、明、清,后经修葺延续至今的宫庵庙堂等古建筑遗存,与古城构成了可供参观稽古的古迹群。尤其是城外3公里处的大乍山龙喉岩,既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又有记述古城史事的文人诗家摩崖石刻。城外半月海湾,著名画家洪世清创作的大地岩雕———“鱼龙窟”,以及著名书艺大师朱屺瞻、钱君陶、刘海粟等人的篆刻书法精品镌刻在奇石怪礁上。古城下还建有现代石雕博览园及省级海边森林公园。登临古城,足可探古览胜。

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5年至嘉?4年(公元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牛姆林

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科200多种,野生蝶类73种。牛姆林名人仙迹荟萃,是一个天然的森林浴场和氧吧,四季如春,是旅游避暑胜地。目前申请国家4A级生态旅游区已通过省级验收。现区内建设有旅游饭店、动植物标本馆、旅游购物街、熊园、高空滑索、射箭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已成为闽南重点生态旅游区,每年有10万人到此旅游,是我省沿海地区生态旅游建设的典范。

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清水岩是全国惟一主殿建设呈“帝”字形结构的岩寺,景区内楼阁殿宇巍峨宏伟,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现存文物古迹中,有宋代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23处,加上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莱仙境”。清水岩的碑刻、摩崖石刻,涉及宋、元、明、清以至现代,其中宋代“岩图”碑最为珍贵,系省级保护文物。

清源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鼎峙”为旧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览胜。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十八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其中以老君岩为代表的六处宋元时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湖公园

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处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滞洪,俗称“西北洋”。由于洪涝灾害严重,引起市委、市的高度重视,建设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被列为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一号议案。从1999年6月起,投资1.7亿元,历时两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座岛组成的西湖公园。西湖面积达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广场道路面积1.72公顷,绿化面积16公顷,种植树种达200多种。西湖繁花锦簇,波光潋滟,与清源山自然接壤,清源山秀丽翠绿的山色与西湖浮光荡漾的美景相得益彰,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极具园林之美,是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园林。2001年12月获得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

深沪湾

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滩前碧波万顷。滩面金黄开阔,景色蔚为壮观。沙滩清一色的细纯沙粒,如银屑布地,质细坡缓,沙软潮平。滩床宽阔,舒展广拓,潮漫滩上,涛声柔和。海水洁净,水温适中,是沙滩休闲、踏浪嬉水和开展各种海上沙滩活动的理想场所。沿岸而来,国家级深沪海底古森林自然保护区、施琅将军纪念馆、镇海宫、龙泉宫、大道公宫和烟墩山上的烽火台等人文、自然名胜掩映其中。明季倭乱,这里曾经是抗倭前沿,清初为了统一祖国,施琅曾经在这里牧马练兵,现为全国著名侨乡,风俗淳,人情美,是游客观光的胜地,是海外侨亲和台港澳胞寻根谒祖的摇篮故地。

天后宫

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并被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妈祖故里莆田一度隶属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管辖,由于泉州民众不断向外移民和进行贸易活动,妈祖信仰远播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各地。目前,泉州天后宫除较完整地保存有雄伟的大殿、后殿等古代建筑外,在及海内外信众的热心资助下,还陆续修复了山门、戏台、钟鼓楼、东西厢廊等建筑,并将继续复建梳妆楼。建置于宫内的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泉州天后宫是在泉州港逐渐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之际的南宋时期建成,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迹。

黄金海岸

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村由香港友帮国际集团独资兴建。规划占地6000亩,首期开发1980亩,投资近3亿元。目前度村主要项目及设施有:游乐园、海底世界、海豚表演馆、海天佛国、踏浪观音、游艇俱乐部、练马场、海滨浴场、露天夜总会、购物街、黄金海岸大酒店、邮电宾馆、海洋宾馆、教育培训中心等较具规模与特色的游乐项目和服务设施。黄金海岸风光旖旎,四季如春,已成为集行、游、吃、住、购、娱于一体、旅游内涵十分丰富的滨海旅游度区,是我省十大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仙公山

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公元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气势雄伟,岩崖陡立,云雾缭绕,径曲林幽,含烟凝翠,风光旖旎,拥有众多的寺宇亭榭、文物古迹和迷人传说;以“灵、奇、秀、险”为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丰山洞、白水岩、朝天阁、仙灵桥等胜境,还有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张瑞图等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摩崖石刻,是集宗教朝圣、游览观光、休闲、修学度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有“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之美誉,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首届泉州市十佳风景名胜区。

岱仙瀑布

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沿赤石溪而上,一路溪水潺潺,浓荫覆郁,林木苍茏,藤萝虬结,蕴深涵幽,鸟鸣谷应,峰回壑荡,沿路神形俱备的自然奇观,构成了独特的原始生态幽境。油漏祭瀑布,溪水沿着宽110多米如刀削的峭壁汩汩流下,波光粼粼,喷珠溅玉,宛如千万串断线的珍珠织成的银毯,轻铺舒展镶在悬崖峭壁之上。岱仙瀑布,溪水从山势险峻的高峰直泻而下139米,云翻雪倾,雷霆万钧,十分壮观。站在瀑布下,烟雾腾腾,扑朔迷离。若是晴天,瀑布前方彩虹如天桥凌空飞架,美不胜收。岱仙瀑布的右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郑成功史迹

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位于石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上,占地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余件珍贵文物。占地10亩的郑成功碑林,既有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于一廊,歌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处的郑成功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凡来泉州者,几乎都要到成功史迹走一走,默祝忠魂与山河共存,永垂不朽。

泉州世界文化遗产是安平桥。

安平桥曾用名五里桥,西桥,安海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晋江市和南安市的一座桥梁,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安平桥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

安平桥的建筑设计:

安平桥桥墩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3种不同形式,单边船形一端成尖状,另一端为方形,设于较缓的港道地方。

双边船形墩,两端成尖状,便于排水,设在水流较急而较宽的主要港道。桥上筑憩亭,东端为水心亭,西端为海潮庵,中部的中亭周围保存历代修桥碑记,亭前伫立护桥将军,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宝剑,雕刻形象威武,系宋代石雕艺术品。

在三亭中间,还有2座雨亭。桥面两侧有石护栏,栏柱头雕刻狮子,蟾蜍等形象。桥两侧的水中筑有对称的方形石塔,还有圆塔。桥的入口处筑有白塔,平面呈六角形,空心。